湛江市地理标志公共服务平台

资源名录
雷州白籺

相传几百年前,雷州白已在雷州城乡流行,至1927年始出名,成为粤西地区独具风味的小食品,各地饮食业广为制作销售。“雷州白”的正宗产地为海康县城,它的创始人叫陈章公(原籍海康县白沙区西边村,后迁居雷城镇嘉岭街),故“雷州白籺”又有“章公白籺”和“嘉岭白籺”之别称。

陈章公创制的白籺,用精选的糯米粉和少许粘米粉作皮,用椰丝、白糖、瓜糖、冰肉、芝麻做馅,成品洁白、企身、皮薄、软韧、爽口、甜香油滑。1931年“章公白籺”停产。据传,陈章公的邻居卜宝三、卜伯进父子也于1925年开始制白籺。他们以“章公白籺”为基础,先后加入叉烧、虾米等原料为馅,1943年前后又研制出半咸甜白籺,成品洁白,企身,呈山形,且皮薄馅多,皮软韧,食之咸中带甜,甜中有香,味道可口,细细品尝,别有复合滋味,很受雷州群众欢迎,在粤西颇享盛名。以后,卜氏代代相传。

雷州半岛尤其海康县人历来喜吃白籺,并把它作为探亲访友的送礼佳品。但昔日因制工多,群众生活水平低,制作销售有限。建国后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海康县雷城镇每天就有30多个摊、店摆卖雷州白籺,日销量10000多只。其中销量最多、质量最好的首推海康县饮食服务公司“海康酒店”和“新海酒家”。改革开放后,很多省内外客 人、港澳同胞、华侨及外国朋友到雷城镇观光旅游,也慕名品尝雷州白籺,有的还带回去送给亲朋贵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