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标协会协会赴吴川市开展吴川沙螺产业调研
2025年1月13日|星期一
2025年1月10日,为推动条件较好的地方特色产品进行地理标志注册,助力吴川区域特色经济发展,湛江市农林牧渔地标产品协会(以下简称:协会)会同吴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吴川沙螺产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。
吴川沙螺,学名尖紫蛤,盛产于吴川鉴江出海口附近海滩。此地海潮时涨时落,咸淡水交融,浮游生物丰富,为沙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。其出产的沙螺肉质脆爽弹牙,汁水清甜鲜美,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曾赞其“雪色一寸余,脱甲琼浆流。宛如新脱口,老饕争回眸”。因此,吴川沙螺不仅品质上乘,更与吴川地域环境紧密相关,是吴川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首先走访了中农国际农业集团(广东)有限公司,深入调研吴川沙螺产业,重点了解其育苗、养殖模式、养殖环境、特色质量、产业规模及产业产值等情况。20世纪 90 年代,吴川沙螺因过度采捕与水质污染产量锐减。近年来,通过近岸海域污染防治、生态修复及沙螺幼苗增殖放流等举措,沙螺种群得以恢复。中农国际农业集团(广东)有限公司采用创新的“对虾 - 鱼类 - 微藻 - 贝类”四级串联式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,该模式不仅经济价值高,还巧妙将养殖尾水转化为生态循环资源,不仅解决了养殖户尾水处理难题,还借助沙螺的自净功能,实现了尾水的高效净化与循环再利用。这一模式对养殖户污水治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,为沙螺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据悉,目前吴川沙螺亩产量近一万斤,产业产值预计达10多亿元。
随后,调研组前往吴川市市志办查阅史料,探寻吴川沙螺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历史依据。通过团队的收集、挖掘和整理,我们初步掌握了吴川沙螺的人文、历史、环境及产品独特品质、关联性、历史记载、市场情况、知名度等情况,为后续申报吴川沙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协会将继续加大对地理标志的挖掘和培育,为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赋能增效。